【聚焦“五抓一优一促”】加快动能转换 促进转

来源: 作者: 时间:2020-04-15

新动能是由新经济带来的,主要依靠科技进步、高素质人力资源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;旧动能是传统经济产生的,多依靠大量资源投入、较高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来驱动经济增长的动能。新动能具有创新、领先的特征,旧动能则具有低效率、低质量的特征。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,坚持新发展理念,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。

近年来,运城新旧动能转换在加速。据统计,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中,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10.8%和11.5%;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1.9%。其中,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3%。全年限额以上企业网络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.8%。但是,因为起点比较低,传统产业比重较大,大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,农产品精深加工短板突出,创新驱动能力不强依然是制约运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因素。今年年初,市委、市政府确定“五抓一优一促”为全市经济工作的主抓手,这是深入贯彻中央精神、落实省委“四为四高两同步”总体思路和要求的运城行动。其中,抓发展动能转换,体现了发展的“高点”,切中了运城的“痛点”,摸准了突破的“堵点”。

今年以来,围绕传统行业技术改造、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、先进制造业提质升级、绿色生态高效农业成长壮大、数字经济培育、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业发展,我市加快发展动能转换、促进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。

一是动能转换方向明确,重点突出。坚持创新引领,市委、市政府突出“1345”抓产业培育,即提升11个省级开发区项目承载能力;打造中西部精品钢、汽车与新能源汽车、国家级铝镁合金“三大基地”;做大先进制造、新型材料、精细化工、高效农业4个优势产业板块;培育数字经济、绿色金融、商贸物流、文化旅游、医疗康养五大现代服务业。

二是项目储备着眼长远,扎实推进。新旧动能转换,产业是载体,项目是支撑。同时,向上级争取资金、落实政策也需要加强项目储备。目前,全市2020年已确定建设项目1038个,年度计划投资716亿元,是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1.25倍,重大储备项目库谋划储备项目1366个,投资规模达到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7.8倍。“十四五”重大项目规划库储备项目1814个,总投资约8000亿元。另外,为了抓住战疫情稳投资补短板政策出台的机遇,市发改委积极申报了一批地方专项债券项目,各县(市、区)、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市直相关单位也在谋划一批项目。

三是项目开工复工有序展开,成效显著。2月16日、3月13日,克服疫情冲击的影响,全市先后举行了两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。截至3月底,全市已开复工项目670个,开复工率64.5%。其中,已开工新建项目387个,开工率51.3%;已复工项目283个,复工率100%。与去年同期相比,新建项目开工率高出32.1个百分点,续建项目复工率高出16.4个百分点,开复工率高出13.3个百分点。项目的有序开工复工,为新旧动能转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新旧动能转换,是运城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。现在,政府方面积极性很高,在全力推动。但是,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,新动能的培育发展、旧动能的改造升级,既需要树立质量第一、效益优先的目标导向,又需要集聚创新人才和企业家等创新型主体,建立激发各种要素活力的体制机制。为此,我们还需要在以下三方面用力。

一是立足“五抓一优一促”全局,抓住新旧动能转换。“五抓一优一促”是坚持新发展理念,做好运城经济工作的主抓手;抓发展动能转换,与抓招商引资、抓市场主体培育、抓项目达产达效、抓人才智力支撑同为手段,优化营商环境是保障,彼此之间相互作用、缺一不可,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就是促进运城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。

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,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。新旧动能转换,要千方百计谋创新、抓创新、强创新,必须在制度供给侧突破。通过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,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,激活市场机制,放宽政策限制,优化监管模式,打破制约、阻碍新动能发展的各种制度瓶颈,为新兴经济领域市场主体扩大创新创业的空间。

三是作风建设与激励担当相结合,支持干部干事创业。在“五抓一优一促”中,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个区分开来”的重要要求,一方面,坚决整治推诿扯皮、不作为、慢作为的问题;另一方面,要落实相关支持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政策,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,助力新旧动能转换,促进运城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。(稿件由市委党校提供)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栏目列表